【歐陽善玲╱台北報導】國內民眾退休金準備到底夠不夠?富達證券昨日公布台灣退休準備指數,也就是「所得替代率」為42.8%,遠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建議的所得替代率70%,超過一半民眾,所得替代率低於42.8%,100個人當中只有27人符合OECD標準。顯示國內民眾退休準備,還要再加油。

還要加油
所謂的「所得替代率」,是指將退休後可花用的資金,除以退休前的收入所得。舉例來說,陳小姐1個月薪水10萬元,目前台灣所得替代率為42.8%,陳小姐現在每個月賺10萬元,但現在她只為自己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存到4.28萬元的所得;也就是,想要過著跟退休前一樣的生活,所得替代率要愈高愈好。

平均32歲 開始規劃
根據富達證券昨天公布台灣退休準備指數(Fidelity Retirement Readiness Index)為42.8,相較之前公布地區,包括美國58、加拿大57、英國53、德國56、日本47及香港43,台灣些微落後。
富達證券研究部經理鄭勝嘉認為,歐美國家實施退休金制度多年,民眾在退休前,還會自行準備一筆錢退休,好確保日後生活品質。國內民眾普遍對退休規劃準備不足,相較之下,反而應該更積極投入、提早準備才是。富達證券在今年1月、針對全國30~55歲、不包含軍公教人員進行訪問,綜合得到台灣退休準備指數為42.8。
在退休儲蓄準備及理財工具部分,調查發現,國內民眾平均開始規劃退休年齡為32歲,平均每月儲存金額約為7630元,利用其他工具進行退休規劃的資金,也有近8000元;換句話說,32歲上班族在收入穩定情況下,才開始每月投入約15000元進行退休理財。有趣的是,有52%受訪民眾表示,以基金作為退休規劃工具意願高,但實際上利用基金累積退休金的民眾,只佔32%。

動態調整 事半功倍
鄭勝嘉強調,民眾在了解退休理財規劃風險後,應及早進行。他建議,可先透過投資溝通工具,診斷投資風險屬性,以年齡、參與投資時間等變數,了解個人財力,衡量自身風險承受度,並擬定投資目標。
適合民眾的退休理財工具,則包括基金組合、目標基金等,若能隨時間動態調整資產配置,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退休金規劃上將事半功倍。
ING安泰人壽執行副總林順才表示,理想的退休理財規劃,應以「退休金3支柱」(政府提供的老人年金或退休金給付、企業退休金給付及個人儲蓄理財)作為檢視指標。據估算,目前勞退新制雇主提供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不到3成,與一般估算,能維持退休前生活品質的所得替代率70至80%,還有一段差距,退休金不足部分需靠個人儲蓄理財來達成。

基金年金 雙管齊下
中國人壽理財服務部副總經理簡明涵也指出,民眾規劃未來退休生活,在儲蓄投資計劃擬定前,必須先考慮一些財務目標,包括計算合理設定的投資報酬率,與通貨膨脹率,及個人風險屬性,再安排退休規劃所使用的理財工具。
以國外經驗來看,大都以遞延年金保險及基金為主,兩者都是民眾還在工作的時候,定期繳費、累積財富,但兩者效果卻大不同。
以年金保險來看,其保證給付年期,加上活得越久、領得越久的特色,可提供長期基本生活費,對享高壽的銀髮族來說是最有尊嚴的理財工具;而基金投資可提供基本生活外休閒費用來源,可將其視為非必要開銷來源,也就是奢華消費,面對市場波動時,壓力才不會太大。

<本文轉載於蘋果日報2008/6/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om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