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股市買家不公平
這項政策很少人批評,實因股市跌得太慘,大家不忍苛責。事實上,政府干預股市已經不當,還硬性規定跌幅只限於3.5%,更是違背自由市場的經濟規律;現在還要延長,弊端將可能更猛烈。股市狂瀉不是國內因素,而是國際因素,而國際因素還不知伊於胡底,怎麼可以延長?如果到下周五國際股市還是下跌,要不要再延長?
就像有人拉肚子,腹痛如絞,醫生怕他拉到脫水而死,竟用塞子塞住肛門,每次打開只准拉3.5%;或給他吃強力止瀉藥,吃成便秘為止。
用限制跌幅救股市是不可以的。例如,我們本來可以用更低的價錢買到鴻海的股票,卻因政府的干預,我們必須用較高的價錢買,對買方形成不公平,於是我們拒絕購買,股市的量就會緊縮。如果跌幅為零,升幅無限,市場成交量也會趨於零。因為反正不會跌,只會漲,我們為什麼要賣?沒有人賣,又如何買得到?交易停頓,經濟活動也已將停滯。此舉破壞供需原則,扭曲市場經濟的規律,經濟必然大亂。這是從買方看。
若從賣方看,企業可以不擔心經營的失敗,反正政府會出錢營救;也會限制股票跌幅到7%或3.5%,等於直接鼓勵企業怠惰亂搞,違反企業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有如社會主義國家的國營企業。
飲鴆止渴狂瀉更甚
政府限定漲跌幅為7%,本已不合理,若延長跌幅為3.5%,短期固然可以遏制過度下跌,冷凍恐慌性賣壓,恢復投資人的理性與冷靜,等於把跌幅延後,但不能長期實施,否則解禁之後,前後累積的瀉壓挾泥沙以俱下,狂瀉更甚,導致市場萎縮,無異飲鴆止渴。先進國家最多短期禁止放空,也不敢限定跌幅,台灣這樣做理論上錯誤,實際上更危險,後果難測。
台灣口口聲聲要做亞太運籌中心、亞太金融中心,政府卻耽溺於干預經濟金融市場,使資本市場社會主義化,誰敢來這個「中心」?要搞就搞到底,建議政府索性規定股市跌幅為零,升幅無限,皆大歡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