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四次為限 超過須先報准
〔記者蘇永耀、張舜翔、黃以敬/台北報導〕準閣揆劉兆玄今天在東吳大學召開校長任內最後一次校務會議,將討論是否針對「名嘴教授」上電視評論建立規範,如果提案過關,該校教授只要上電視的次數一個月超過四次,就須先向學校報准,創下國內大學管制教授在媒體曝光的首例。
校長將任閣揆 今天討論提案
也因為校長劉兆玄即將出任閣揆,這項被質疑涉及箝制言論自由的提案,預料將引發相當爭議。
東吳大學有幾位名嘴經常參加政論性節目,且經常批評藍營。例如英文系教授林建隆、政治系主任羅致政、政治系助理教授徐永明;加上卸任新聞局長後將返東吳德文系任教的謝志偉。
東吳去年就傳出劉兆玄曾私下勸說當時還在學校任教的盛治仁教授(目前借調北市府研考會主委),希望適當約束在媒體的曝光,一度引發校內外議論。
教授言論內容 董事會有意見
徐永明受訪時批評,早在校方運作此案前,人事單位便已透過管道,希望他能約束發言,並指東吳大學的董事會,對於他們在媒體的發言很有意見。徐不滿表示:「這完全是干預學術及言論自由。」另據指出,在民視有主持談話性節目的羅致政,也已在上週辭去主持工作,有意淡出螢光幕。
東吳大學人事室主任林政鴻在提案說明:「近來本校有少數專任教師經常參加政論性電視節目,因其發表之言論與社會普遍認知之學者形象不符,校友反應不良。」林政鴻解釋,教授上電視評論時事的現象越來越多,學校行政員工幾乎都有接電話聽民眾抱怨甚或痛罵的經驗,有的電話一通就要罵二、三十分鐘,實在不堪其擾。
校方強調,該校董事會在去年六月廿日會議中決議,「有關少數教授超過學術範圍的言論,可能損害校譽,對同學產生不良影響,宜予節制,請校方關注。」該案是落實董事會決議。
在具體規範上,建議專任教師經常性參加電視或廣播電台節目,以與其教學或研究專長領域相關者為限,並應事先以書面報請學校核准。所謂經常性,是指每週均有參加或一個月累計參加達四次以上。人事室的提案最後指出「上述建議之規範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將報請董事會納入本校教師聘約」。
一旦通過規範 納入教師聘約
對於這項提案,有的教授認為,教授應以教學工作為主,不能一天到晚上電視。有的教授則認為,教師在下班時間做任何事或發表任何言論,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權。
婷婷評論:
身為校友的我今天看到這則新聞感到忿忿不平,目前在東吳任教且課餘在電視上評論的教授們,很顯然以偏綠學者居多,為何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擔任校長多年來不趕快立定規定,而偏偏選在轉戰閣揆且即將臨別東吳大學之際??
我想請問東吳大學,什麼叫做社會普遍認知之學者形象??難道又是國民黨選贏的多數決叫做普遍認知嗎??如果希望教授只要致力於教學工作就好,那教授們是不是也不能接演講活動,也不能出書當作家??如果這兩者可以的話,表示校方應該也認同教授擁有言論自由,那既然有言論自由為何又不能在電視上發表??演講及出書難道都不算是公開,只有在媒體上露臉才算是嗎??還是真正的目的又是打壓台灣派教授,箝制其思想甚或行為??
講難聽一點,劉兆玄校長自己都涉入政治且擔任行政院長一職,你又憑什麼干涉教授老師們不能涉入政治評論??更何況有多位是政治系教授,難道他們不能以此專業擔任政治評論者嗎??又為什麼其他學校不跟進惟獨東吳大學呢??還是劉兆玄因為即將任閣揆所以也急著逢迎拍馬呢??
打著前校長的旗幟純粹打壓這些教授們的言論自由就比較有格調比較有魄力嗎??無論是挺藍或是挺綠教授們都不應該默不吭聲,身為校友我嚴正抗議劉兆玄校長的作法,提個案立個規定之後就要辭職的人,這難道就是你負責任的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