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談到品德,......從他 歷年來作學問、服公職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誠實、正直、負責、廉潔的君子。有人譏笑他是『不沾鍋』,我們願稱道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風格,......當代青年就更需要向馬英九的廉潔自律看齊......,天天運動,身體好。努力讀書,學問好。砥礪品行,道德好。五十八歲的馬英九是春秋鼎盛、如日方中的新星。」上面這段文字,是聯合報系世界日報在三月二十九日的社論,題目是「青年人可以從馬英九學到甚麼?」這篇引起媒體圈訕笑的「馬屁」社論,可謂是馬英九當選之後「馬神運動」的經典作品。
媒體造神 被批婢女本性
馬英九高票當選之後二周,台灣親中泛藍陣營媒體的吹捧馬英九的新聞炒作,已經被網際網路上的年輕人諷刺為「馬神」運動。從三月二十四日之後,包括炮製「馬上股市行情,直航促成房事商機上看二千億」、「小馬哥雙眼皮成為男性選民整形範本」之外,還有「『酷酷嫂』(馬迷記者自創語)周美青公車秀」、「慢跑簽名秀」、「馬唯中氣質高雅像影星桂綸鎂」、「馬唯中愛平價洋裝、馬元中喜歡休閒,樸實有乃母之風」、「影星感佩馬英九謙卑清廉吃冷便當」、「馬英九小學就有正義感,幫女生看廁所門」等。
也有網友冷潮熱諷認為,「周美青當眾發飆叫做快人快語,不辭兆豐金法務主任就是獨立自主,陳幸妤卻變成嬌寵公主,同樣的事情有不一樣的標準,這些媒體真是令人噁心」。資深媒體人朱立熙在大選之後受不了媒體造「馬神」運動,直言這些媒體是「馬家的婢女」。
朱立熙認為,「大選後當小丑當得最稱職的,非媒體莫屬。儘管選後兩天就有識者痛罵媒體在做造神運動,但是這些小丑非但不以為意,還繼續競相造神,還互相比誰造得更肉麻、更噁心。說台灣媒體在造神,未免太抬舉他們,以他們的素養與能耐,哪裡造得出甚麼樣的神?我認為他們只不過流露出了『婢女』的本性,自甘到馬家當他們家的婢女,以此為榮為傲,如此而已。從選後媒體的表現看來,台灣的媒體記者已經從過去的『公關宣傳員』,進一步自貶身價為『馬家的婢女』。」
媒體拍馬 藝人不遑多讓
也有熱心網友持續兩周收集相關報導與分析,普遍認為造馬神最誇張的電視台,由東森新聞台拔得頭籌,中天和TVBS緊追在後。東森新聞台的「報告馬總統」系列報導,更被網友視為經典。有人認為,「看東森的這種吃相,王令麟應該快要可以交保了。」而被多數網友諷刺為「燒炭台」的中天新聞台,「選後怎麼突然之間沒有燒炭新聞了?馬英九變成總統馬公之後,台灣人就不燒炭了嗎?經濟一瞬間就好轉了?」
最爆笑的要屬之前專門以模仿馬英九聞名的藝人李志希之語,李志希特別開記者會表示,「要暫時退出演藝圈,因為馬英九人家已經是總統了,我想不要去丑化人家啦。」非常多的網友認為,「丑化陳水扁就不是丑化,丑化馬英九就不可以,這是什麼樣的邏輯?怎會沒有媒體去質疑李志希的說法?」至於還有影劇圈人士炮製「好萊塢要花六億台幣拍攝馬英九的故事電影」,也讓人訕笑。
而另一個被嘲諷為「營養午餐」台的TVBS新聞台,也被網友諷刺,「馬英九當選後,全台灣的學童都有營養午餐可以吃了?國民黨立委的錢坑法案,每個里長後謝可以每年出國旅遊兩次,榮民房租補貼超過六千元,TVBS怎麼不抗議這些錢,可以拿給多少學童吃營養午餐?中國貓熊在馬英九上台之後就要來台灣,台北市政府花了二億多蓋貓熊館,怎麼TVBS沒有抗議這些錢也可以拿來吃營養午餐?」更有網友認為,「馬英九幫馬迷簽名簽到翻臉,這些媒體就說是真情流露、太過疲勞,如果阿扁做同樣的事情,會有什麼遭遇?」
媒體偏頗 批判標準不一
網友不只嘲笑多數拍馬屁媒體的「馬神」新聞創作之外,還用龐大的網際網路資料庫整理出親中媒體在選前與選後對於政治議題的前後不一標準。最近最熱門的就是油價漲跌的問題,在選前媒體對於油價漲一片罵聲,選後卻突然馬上改變成對民進黨政府凍漲油價政策採取激烈攻擊,前後不一的標準也讓網友訕笑。也有人呼籲,「激烈攻擊油價凍漲的中天和TVBS電視台的採訪車,可以率先到已經漲價的台塑加油站加油,當全民表率」,「選前痛罵漲價,選後痛罵凍漲,這些媒體的瘋狂真的沒有人有辦法監督嗎?」
部分網友認為,「馬英九在這些媒體拍馬屁的聲浪中上台之後,可能會突然發現到,未來要怎麼執政?以前可以把責任都推給陳水扁、推給民進黨,現在自己要執政了,以後責任可以推給誰?」也有網友創意提出,希望馬英九「讓陳水扁當行政院長,這樣以後民不聊生就可以把責任推給陳水扁」。而一些在這八年來咬牙切齒痛罵陳水扁的新聞評論節目,在選後要何去何從,也引起網路一片討論,也有網友觀察到,「李濤和李艷秋選後還是在罵民進黨,罵了二星期發現沒題材了,最近則開始罵鄭弘儀和大話新聞,馬英九上台之後,真想看他們還有什麼把戲」。